一年四时——祭祀有四时 祭祀文化知多少

一年有四时

而你可知道祭祀也有四时

“四时”谓春夏秋冬。关于四时祭的名称,古人说法各异。《礼记·王制》:

春曰礿,夏曰禘,秋日尝,冬日蒸”。据说是殷制,周以后改春日祠。

《礼记》中有关“四时祭”的记载


祠~~春祭 

《说文》曰:“祠,春祭曰祠,品物少,多文词也。”其特点是“品物少,多文词也”。

董仲舒《春秋繁露》说“祠”与“食”古音相通,春季韭菜新生,献给祖先神灵食用最为恭敬。 

何休注曰:“祠犹食也,犹继嗣也,春物始生,孝子思亲,继祠而食之,故曰祠,因以别生死。”

许慎言品物少,是说祭祀之物要少于言词。

  

禘~~夏祭

《礼记·王制》:“夏祭曰禘”。

禘是孟夏四月用新熟的麦子配以酒食,享献于祖庙之中,

以报谢祖先神明恩德。帝王宗庙祭祀大典也称禘。

禘祭的方法古代未留下文献资料,故后人了解甚少。

《史记·封禅书》载,有人向孔子请教关于帝的知识,孔子则答非所问,

他说:要是通晓的学问,“其于天下也视其掌”。


尝~~秋祭

《说文》曰:“尝,秋祭也。”何休注曰:“尝者,先辞也。

秋谷成者非一,黍先熟可得荐,故曰尝。”孟秋之月,日在翼,昏建星中,旦毕中。 

尝在四时祭中的地位最为重要,因为秋季是农作物成熟的季节。

春日播种,夏日耕耘,秋日收获,因尝祭的礼仪十分考究,

《诗经·小雅·楚茨》描述尝祭时说,与祭者态度虔诚,神情肃穆,

用作牺牲的牛羊洗得干干净净,人们有的忙于宰杀,有的忙于装送陈案,

最后在祖庙专设的祭坛上由司祭者主持祭礼。


烝~~冬祭

《说文》曰:“烝,冬祭也。”何休注曰:“烝,众也,气盛貌。

冬万物毕成,所荐众多,芬芳具备,故曰烝。” 

烝也指特殊的祭祀法,即把用作祭品的牺牲放在砧案上施祭。

冬季阳光微弱而短暂,阴气盛而阳气衰。

先民们认为以阳性的物质祭祀会改变阴盛阳衰的结构,使阴阳二气均衡。


四时祭的目的是向祖宗神灵报谢恩典

古人认为,四季调顺

五谷丰登要靠祖神暗中庇佑

得祖神之益,应谢神明之恩


由于春季万物均未长成,所以“春礿(祠)”的祭品要鲜薄一些。


而夏季虽然大多数的事物也未成熟,但毕竟要比春季丰富一些,所以“夏禘(礿)”的祭品能够增加一些。


到了秋季,万物基本长成,特别是新谷已经成熟了,能够提供更为丰富的祭品了,所以“秋尝”又比夏季再递进一些。


直到冬季年末,全部该成熟的事物均已收获,有了足够多的物资来供应祭祀,所以“冬烝”将是一年中祭品最丰盛的一次祭祀。(“烝”本身就有众多的意思,古人用这个字作为祭名,就是在告诉后人冬季的祭品是最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