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四月芳菲始 又是一年清明时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中国天文年历》显示,北京时间4月4日21时35分将迎来清明节气。此时节,春回大地,天朗气清,桃红柳绿,花开缤纷,莺飞蝶戏,燕子归来。

人们纷纷走出家门,扫墓祭祖,缅怀先人,寄托情思,或携家人亲友踏青郊游,感受春天的清新美好。

近年来,有人选择用植树献花、读写家书的方式来传递哀思,这种文明祭扫之风,让清明更“清明”。

在这个充满春天气息的节日里,就让我们在慎终追远中,来一场穿越远古的清明之约,感受清明文化带来的愉悦,不失为一次荡涤心灵世界的遨游。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每到清明时分,人们总会自然地想起唐代诗人杜牧的这首《清明》七言古诗。通俗易懂的语言,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优美含蓄的意境,勾勒出清明时节江南烟雨朦胧的景象以及路上行人心中的哀愁和感伤。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化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清明日对酒》这首诗中,宋代诗人高翥把郊野扫墓者的悲痛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同时还通过前后悲喜的对比来感叹人生在世,要学会热爱生命,珍惜当下,珍惜每一个今天。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芜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宋代诗人黄庭坚在《清明》诗中写道,想那《孟子》中的齐国人向别人乞讨剩下的祭品果腹,却回家在妻妾面前夸耀;而春秋时的介子推宁坚守气节,宁可被烧死,也不贪图利禄。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南宋诗人吴惟信的这首《苏堤清明即事》,活灵活现地呈现出古人清明春游的快乐场面。梨花似雪,杨柳依依,笙笛悠扬,歌声嘹亮,完全看不出半点伤感情绪,反倒令人心清目明。




美丽的清明祭祀


清明清明,心清则明。它不仅是寄托哀思的时节,更是一个放下过去,向往明天的契机。清明过后,愿你带着对先人的思念,奔向更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