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清明传统文化-真武山憩园



又是一年春草绿,我们已经不需要改火吃冷食,但还要悼念先人,祭扫踏青,要秉承传统文化,也要跟着时代移风易俗,献一束花,植一棵树,珍惜时光,既要做好当下做好每一天的工作,又要及时行乐,享受人生。


春雨惊春清谷天,春天的节气已过大半。

时间过得好快,好像过完年就期待着清明小长假的到来,立春之后,雨水,惊蛰,春分,周而复始之间没什么存在感,时不时的倒春寒就如同段子里说的,冬天和夏天相爱后要消灭掉春天,好像才看了花开,就要进入枝叶繁茂的夏天了。

古时候,清明节更像一个时令节气,时至清明,草长莺飞,春暖花开,万物生长,景象变得清洁明净,说到清明,其实当时乃至今天人们过得是将寒食和清明融合为一的节日。


寒食,冬至后一百五日,春分后十五日,清明节前一两天。

寒食节,中国传统节日,在夏历冬至后105日,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寒食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

寒食节起源,据史籍记载: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而流亡他国长达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终追随左右、不离不弃;甚至“割股啖君”。重耳励精图治,成为一代名君“晋文公”。但介子推不求利禄,与母亲归隐绵山,晋文公为了迫其出山相见而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终被火焚而死。晋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将其葬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

清初汤若望历法改革以前,清明节定在寒食节两日之后;汤氏改革后,寒食节定在清明节之前一日。现代二十四节气的定法沿袭汤氏,因此寒食节就在清明节前一日。

从春秋时期至今,寒食节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故事发生地中国山西将寒食节定为清明前一天,这一天吃冷食、祭祀、踏青等习俗也一直流传下来并为全国所接受。伴随着岁月的流逝,寒食节静静地融入了清明节,寒食所代表的人们对忠诚、廉洁、政治清明的赞许,是千年如一的。

寒食 卢象  

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  

四海同寒食,千秋为一人。  

深冤何用道,峻迹古无邻。  

魂魄山河气,风雷御宇神。  

光烟榆柳灭,怨曲龙蛇新。  

寒食节源于春秋时,介之推被焚于介休绵山。晋文公下令在子推忌日禁火、寒食,以寒食寄哀思。到唐代时已形成全国性法定节日,后与清明节合二为一,是中国传统节日中形成最早的节日。寒食节距今二千六百四十年,期间各历史时期、节日期限不等,先后有五日、百五日、一月、三日和二、五、七日,最后变为一日。由介休,太原郡到全国各地乃至海外(如高昌国自唐代起将三月九日定为寒食节)。 


由尊崇介子推忠君爱国,功成身退的奉献精神,清正廉明的政治抱负,隐不违亲的孝道品德发展为聚民心、凝国魂,体现中华民族根祖文化的重要节日。并形成饧、青精饭等系列养生长寿的寒食食品。


寒食节时期有拜扫展墓、禁烟、祭祖、寒食、插柳、踏青、蹴鞠、植树、秋千、赏花、斗鸡、馈宴、咏诗等。赐宴、赏花、斗鸡、镂鸡子、牵钩(拔河)、钻木取火、放风筝、斗百草、抛堶(瓦石器玩物)等许多活动,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古代的社会生活。


寒食节风俗的生命思考

祭祖扫墓是子女给已逝父母先人拜扫,有些地方要在清明之前的寒食日前后完成,也有地方是要等到禁火改火之后的清明当天去祭扫,总之一年之中只此几天的时间。

寒食野望 熊孺登  

拜扫无过骨肉亲,一年唯此两三辰。

冢头莫种有花树,春色不关泉下人。

 

这天,一家人来到野外的坟墓前,摆上供品,抛洒纸钱,填土祭扫,修整坟墓,子女跪拜,甚至痛哭流涕,回忆并铭记父母先人的恩德。

它有一种仪式感在里面,让我们知道自己从哪里来,面对凄清冷寂的坟头黄土也许还会感伤起来,思索自己的人生终将到哪里去。

人生死去万事休,即使坟前树枝花团锦簇,春光烂漫,终究到不了九泉之下,如同祭扫泼洒的酒水,终究滴不到黄土深处。

所以寒食日也让人们在一年之初,春将过半之时,认真思索生命的意义,要怎样活,怎样过自己的一生,是珍惜当下还是蹉跎岁月,是泽被后世被人铭记,还是见弃于人永被遗忘。

春日的风光日新月异,也许只一天的功夫,繁花就绽满了枝头。“中林不是不禁火,其奈山樱发欲然。”寒食日,天气已经变得温暖,祭扫产生的一丝忧伤被东风一吹,就迅速被花红柳绿吸引代替了。




注意事项:

1.注意天气变化,清明气候变化大。

2.避开景点游客高峰期,方便旅行。

3.文明扫墓,文明扫墓,绿色扫墓。